母体是什么意思(关于称呼“母亲”的文化)

时间:2024-09-19 10:39:41


我们文化博大精深不只是母亲的含义,母为女,还在性别上的区分意义。由此引申为这个动物往往也被称之为“母”,以便和雄性进行区别,例如“母鸡”、“母羊”等等。

“母”还可引申为与母亲有关的。《国语·越语上》:“生三人,公与之母。”这里的“母”指的是“母乳”。《老子》:“母”是本源,与“始”相提并论,意为一切事物的发端、开始。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母”也泛指能有所滋生的事物,比如“母酒”“字母”“母体”等。

母亲为女性,故“母”引申泛指女性长辈,如“伯母”“姑母”“姨母”“舅母”等,所以一个老外学中文,一个字就够他学一阵子。


先秦时期,“母氏”和“母”,均表示母

亲。如《诗经·邶风·凯风》:“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妣”也用来称呼母亲。《尔雅·释亲》

云:“父为考,母为妣。”在《仓颉篇》中,这是在文字上的称呼,在平常相处称呼又会不一样的。

到了汉朝有些地方管母亲称呼姐。汉朝人许慎写的书中记载:姐本蜀人呼母之称。汉代书面语母。江淮一带叫母亲为社。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进入

中原地区,民族的大融合也带来了习俗的融合。此时对母亲的流行称呼,是“家家”

“阿家”。据《北史》记载,北齐南阳王高绰和他的兄弟们叫父亲为“兄兄”,叫母亲为“家家”,奶娘为姐姐。

隋唐:娘、媪,“娘”字古作“孃”。

西汉时,人们称年轻的寡妇为“娘”。到

隋唐,“娘”才正式成为母亲的代称。据

《隋书·韦世康传》记载:“况娘春秋已高,

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这里的“娘”就是指母亲。

隋唐时常合称父母为“耶娘”。如杜甫

《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

宋朝时,母亲又被称呼为姐姐。所以影视剧每个朝代统一称呼母亲、妈。如果安古代称呼姐姐,就会出现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