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的拼音(“药”字释义)

时间:2024-12-02 12:30:11

药(读yào)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本义是弹拔多弦琴,引伸指治疗疾病的药物,引申又指用药治疗疾病。药字源流如下图。

来自百度百科

药字的战国初文,乐上一个屮字,乐是指多弦弹拨乐器(前文已述),屮震卦符号,震为振动发声,所以药字本义是指弹拔弦乐器以使发声的意义。

药字的弹拔弦乐器的象又是怎样演变成治疗人体疾病的药物的含义的,这恐怕要理解古代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疾病和治疗的了。

个人猜想,大约古人把人体比喻为一把琴,各种机能正常发挥作用犹如一把调整好琴弦的琴被弹拔出和谐的声音,而生病则犹如出现了不和谐音,某些音符或缺失或太弱太强或太快太慢,而药物等的作用犹如调整琴弦,修复损坏部位,提高弹琴水平,之后就能纠偏,形成和谐的音调。弹拔乐器者,犹如赋予生命形式的上帝或人本身,乐曲开始乃生命之始,乐曲之终乃生命之终,乐曲之不谐乃生命出现疾病。

音符乃身体的机能,乐器乃身体的物质基础。中医理念来源于易学,讲究按功能纠偏治病,而西医理念则只是从器物本身上着手。西医与中医之差别,主要体现为局部与整体观的差别。高明的中医不仅能修琴,还能代替弹拔乐器的上帝之手,帮助身体奏出和谐音,而目前的西医理念是一个只会换零件的低级修琴匠人。

西医治病以手术、注射、服用和外敷各种药物为主,中医还辅以推拿、刮痧、放血排淤、针法、灸法、正骨、甚至祝由。

现代医学主要继承了西学的分析方法,以物理化学等科学成就应用于诊法和疗法,从微观局部入手,较少考虑有机体整体功效。所以众多诊疗手段的出现,看似医学技术进步了,其实其医疗理念是有失偏颇的。

现代医学发达的标志之一是外科手术,以为发现病灶并切除病灶就是把人的病治好了,实则大谬。这好比弹琴者发现某根弦不正常了,于是就把这根弦移除。病灶没了,你这根琴弦也没了,以后就再也无法弹出和谐的生命乐章了。

现代医学缺失之二是用化学药品补充所缺项,而不去查找研究修复所缺项的根本原因。比如人体血糖高,经研究是缺乏胰岛素所致,于是科学家们就想方设法研究出胰岛素,注射了胰岛素,人体血糖就恢复正常了。从此长年的注射胰岛素就成了不可或缺的手段,再也摆脱不了了。医院不去研究每个人胰岛素缺乏的根本原因是啥,就更谈不上如何进一步治疗以求去除血糖高的症状。这不是完整意义的医疗,只是虚伪的医疗。

中医的药物治疗,主要原料多釆用植物,所以随着演变,药字的震卦字头变成了巽卦字头,以此将弹拔弦乐的字专门定义为药物之名。大约其原理如此。药物,其最终功用不外乎是对身体机能进行纠偏,补虚泄盈,让生命演奏出和谐之音。

乐字的第2种写法将屮字头换成了并列的两个屮字,这两个并列的屮字的意象已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巽卦意象,代表了巽卦其它的具象和抽象意义。

巽卦有交替运动的性质可代表弹拔各个琴弦,有共同运动的性质可代表多弦共同发声,有生命的意义可代表生命的恢复和发挥作用等等,这些易象所表示的也都是弹拔弦乐的特征,因此与第一个字象等效。

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简化版的药字,下面的乐换成了约,此变换是基于读音而选的一个字符,其意义又为何呢?我们先研究一下约字。

约字是很早就有的文字,从糸从人或刀,后又从句或从勺。这个字虽简单可以有好几种解读法。

从糸从人者,可以认为其是一个人在制做绳索,或人与人形成绳索一样的关系,再或者是用绳索将人捆绑住。

人制做绳索引伸就可指人主动地使事物产生关联,或使其混淆不清,或使其延续下去。

人与人产生关联的意象引伸就可指人与人订立协议约定,以便今后双方遵照执行。

用绳索把别人或自已捆起来,引伸就可以是指约束、受制、惩罚之类的意义。

从糸从刀的象,可以认为是用刀把绳索切断,比喻使事物产生中断,或分开,或估摸个大概而分之。

第三种字形是由糸和句或勺字构成的,可以按以下方式理解。第一种的字形实际是勾字,两个钩子勾连起来的意思。与糸字配合就指两个及两个 以上的对象形成联系而延续下去。第二种字形是勺子里有东西的象,与糸字配合可以是指用勺子连续地舀东西。

将约字各意象与药物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取合理成分,则药字就可能是指与疾病有联系的,须要连续施用的东西,以使身体产生变化者(艹头意象)为药。这正是现代医学的药物具有商业本质的体现。可叹!人类需要按中医理念发展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