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是谁提出的(何谓“书画同源”,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时间:2024-11-17 08:25:33

“书画同源”一说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其中说到:“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而最早明确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书画同源”中的“画”即是指文人画,表现形式讲究集诗句、书法、绘画、钤印于一体,以书入画。赵孟頫是元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及画家,是“书画同源”思想之影响最大者。元明以后“书画同源”的思想也开始逐渐成熟,成为绘画理论中的基本原理,揭示国画之本象,指导绘画实践。


▲叶泉《正春风》 博林艺术馆藏


那什么是“书画同源”呢?所谓“书画同源”就是书法和绘画在使用的材料,表现的技法,应用的理论等方面,都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特别是在理论上都讲究用笔。而在产生书法之前,文字的出现是在图画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书法中,文字又结合了图片的绘画。由于使用的材料相同,因此一些技法不可避免的相似或相同。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书画同源都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周志高《度是心如对联》 博林艺术馆藏


赵孟頫的书画用笔同法理论,就是以书法入画的文人画的一大特征,他在《秀石疏林图》中作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追求笔墨的形式美感,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对加强塑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他的这一个主张与后世脱离形象,而单纯追求笔墨趣味有所不同。

▲赵孟頫《双骏图卷》



▲赵孟頫 小楷洛神赋册部分


黄宾虹是艺术道路上的独行者,更是学者型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说:“大抵作画当如作书,国画之用笔用墨,皆从书法中来。”黄宾虹一方面从篆书中汲取营养,使宛通之气滋养绘画;另一方面凭借其金石学之功底,直取篆籀之意,逆锋入纸转笔而行,将其中的用笔之法用于绘画。而其“五笔七墨”的理论,即是从书法中总结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形成使“以书入画”具有了现实依据和可操作性。

▲黄宾虹《仿巨然山水二》


潘天寿则认为东西方绘画的开始阶段,都采用以线条为作画的形式,而后西文转向以色彩、块面的表现形式,而中国绘画,则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一直沿用线条并得到发展,不断对线条的概括与提炼上融入作者的个性,展现时代的特征。潘天寿的绘画几乎全部用笔线的方式来表达,而且深信“画笔能从书笔来”。因为用线条来表达物象,比较明豁,用中国毛笔所画的线条,能较好地展示潘天寿先生的个性。

▲潘天寿《指墨八哥》


而著名学者徐复观在书与画是否同源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徐复观在对画与书的本源上加以分析考证后,得出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是出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观点。他不仅从历史发生学上否定“书画同源”为似是而非之说,而且在用笔技巧上也否定“书画同源”,人物书与画的线条属于两种形态,自然需要用两种技巧。

▲邢西军《宁静致远》 博林艺术馆藏


众所周知,书法和绘画有着很深的联系。“书画同源”作为主要的美术理论命题被我们所知,且这一命题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开始出现诗、书、画结合,提出“以书入画”“书法性用笔”“书画本来同”等观点。书法和绘画的相似之处我们不得不承认“书画同源”确有道理,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书法和绘画混为一谈。即使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要知道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